【台灣醒報記者徐欽盛台北報導】「桃園航空城土地徵收完成後,可為機場多增加第3條跑道、第3座航廈,並增加500多公頃產業專區用地。」交通部長葉匡時10日晚間接受UDN TV專訪時,侃侃而談桃園航空城計畫的願景;不過立委羅淑蕾不樂觀地說,土地徵收會是個大問題;她也認為,招商部分必須讓本勞與外勞薪資脫鉤,才有廠商願意進駐。
10日晚間,葉匡時接受UDN TV專訪時特別指出,桃園航空城計畫是中華民國的世紀大案,關係台灣國家的競爭力,是交通部首要的一項任務,他表示,今年年底通過土地徵收計畫一共有370多公頃,其中土地區段徵收計畫將涉及3-4萬居民,但航空城計畫可為機場提供第三條跑道,增加500多公頃的產業專區用地。
葉匡時強調,將來第3航廈完成後將提供每年4,500萬人次的運能,必要時加上遠端運輸航廳還可以到每年7,000萬人次。
對此,立委羅淑蕾對於土地徵收部分卻不樂觀地表示,苗栗大埔的徵收,才幾戶人就徵收這麼困難,何況航空城影響3-4萬人,這要如何徵收,而徵收價格要如何訂、民眾買不買單都是個問題,而如何吸引企業投資招商也是個問題;她建議,本勞與外勞的基本工資要脫鉤,企業才可能願意做進一步的投資,因為目前台灣外勞的薪資是東南亞國家本地的薪資的3-4倍。
桃園縣工商發展局局長陳淑容則表示,關於航空城的土地徵收計畫,縣政府已從7月開始下鄉舉辦12場公開展覽說明會,直接跟縣民面對面的溝通,同時縣民也可以透過這樣的平台把所有疑問提給縣政府了解,意見收集完後再針對計畫再做修正,完成後明年度縣政府就開始徵收土地,希望在明年底之前完成。
至於招商部分,陳淑容強調,桃園地區最強的產業是國際物流,而國際物流業離航空城近,所能發發揮的產業效益最大,現階段縣政府將會結合遠雄自貿港區、物流產業、IT產業,形成國際智慧運籌中心。她透露,目前願意進駐者多,包括文創休閒產業、旅宿業、會展產業,但面積有限縣政府正在做篩選當中。
此外,針對機場捷運通車時間一延再延,目前預計在104年年底通車,時間正逢總統大選前夕,是否會很敏感?葉匡時強調,機場捷運是個統包案,交通部是根據廠商所給的資料計算出在103年底能實質完工,而完工之後也必須要進行多次的驗證、履勘,估計要一年的時間,所以估計要到104年底才能通車。
圖說:葉匡時:「桃園航空城土地徵收計畫影響居民達3-4萬人,估計完成後可為機場多增加第3條跑道、第3座航廈,並增加500多公頃產業專區用地。」(Photo by Otis Yang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