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作者: 楊毅╱特稿 | 中時電子報 –
中國時報【楊毅╱特稿】
水淹南台灣,賴清德、蘇治芬、張花冠3位民進黨執政雲嘉南縣市長,陸續跳出來「喊窮」向中央伸手要治水預算,甚至演出「驚天一跪」濫情戲碼,叫地方民眾情何以堪?似乎只要將治水成效不彰、淹水災情慘重的責任,完全推得一乾二淨,自己就能從政治泥淖中順利脫身,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8年800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的達成率偏低、進度嚴重落後、執行能力待檢討等多項流弊,早已被監察院提出糾正在案。立法院預算中心也罕見地以「成效可議」,要求重新檢討治水計畫及經費運用成效。
令人氣結的是,政客們卻仍短視近利,只顧著眼前選票考量和政治算計,哪管什麼長遠宏觀的流域整治觀念,或預算執行檢討等問題。總之,錢先到手,趕緊安撫地方民眾、樁腳「卡實在」,將來會不會繼續淹水?政府財政是否破產或債留子孫?就留給下一任去煩惱,或將責任推給中央就好。
這顯然是一廂情願之舉。要知道,治水特別預算通過後,必須先由地方提治水計畫給中央,經水利署、營建署等主管機關核定後,才會撥款到地方執行。換言之,從排定治水區域優先順序、經費運用、工程發包,到執行排水及河川整治等一連串過程,地方政府扮演最主要角色,必須對治水成敗良窳,負起最大責任。
然而,眼見千億元的治水預算即將用罄,地方又群起圍攻中央,要求續編每年高達百億元的治水預算,似乎只要有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根據水利署統計,過去「8年800億」中,獲配金額最多的前5名,依序為台南市、高雄市、雲林縣、嘉義縣和屏東縣,幾乎就是這次淹水災情最慘重地區,形成「治水經費拿愈多,水就淹得愈嚴重」的詭異現象,地方缺錢治水的說法,早已不攻自破。
地方伸手向中央要錢的同時,應先檢討過去治水執行效率低落、豆腐渣工程、政治「綁樁」上下其手等弊端,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治水計畫及預期目標,積極展現「弊絕風清」的治水決心,否則就是在推卸責任,浪費人民辛苦的納稅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qhhsawmq8x63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