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0月28日訊】
《真實的江澤民》第十章 貪戰中各方的淪陷
貪戰的結果是「共毀」。
他要你貪才行。你不貪,他甚麼都幹不了。——題記
第一節 中國「經濟崛起」的道德挑戰
如果用給現代西方自由經濟量身定做的統計和研究方法來衡量中國近十年的發展,中國經濟似乎是在快速發展,甚至呈「崛起」之勢。但如果透過數字的迷霧,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究竟給人類帶來了甚麼,已經和將產生甚麼樣的全球層面的社會影響,對這些問題的直面回答可能會頃刻間摧毀那些由表面華麗數字拼出的經濟盛宴。
西方經濟發展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
西方經濟發展及理論一直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的。這不僅體現在每一個原始到「物物相易」(barter trade)的交換都要求公平,對等,更表現在當代宏觀經濟的管理,調控都強調透明和公益性(social welfare effect)。可以說,從稅收,資金市場監察,審計,直至反映「公平競爭」的反托拉斯法,民主政府在經濟領域的主要功能是保證每個參與者有公平的競爭機會,而且被同樣公認的遊戲規則所規範,即所謂的「公平賽場」(level playing field)理論。西方這種經濟理念,如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奧地利學派」的代表者哈耶克(Hayek)所充分表述的,是和西方「文藝復興」(Renaissance)之後對人性的尊重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它認為經濟活動凝聚了「自由」和「選擇」等近代西方恪守的原則。
很值得深思的是民主經濟體制的道德性著重過程的公平,透明,人性化,並不在意以GDP為主導的綜合結果。相反,以哈耶克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這種依賴「中央調控」(central-planning)和「政府介入」(government intervention)所製造的「繁榮」是危險的,專制的,因而是不道德的。此觀點的代表作是哈耶克出版於1944年的經典名著《通向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在書中,他重點剖析並批判了創造所謂經濟輝煌的納粹德國,並對戰後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和具專制性而表示深切的擔憂。
現在,統觀全球經濟,人們不能不為哈耶克的遠見卓識而折服,也不能不為以自由市場為導向和主體的世界經濟格局陷入專制或「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的陷阱而扼腕歎息。的確,從2008年幾乎將美國壓垮的金融危機直至現在還在發酵中的有可能一舉摧毀「歐元區」的歐債危機,歐美經濟危機四伏,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以至於最近的「達沃斯經濟論壇」的主題之一,即是「西方市場經濟是否已經死亡」。更為可怕的是,西方政經界雖然普遍認識到這次危機對於自身的生死攸關,但卻對它的來由直到現在還沒摸到門。不但對危機的根源和性質集體「找不著北」,有的甚至對所謂的「中國模式」膜頂崇拜,認為是另闢蹊徑。
中共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已經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中國經濟真的是能解決世界經濟問題的仙丹妙藥嗎?西方經濟的問題究竟在哪裏?是自身的,還是外在的?為甚麼危機的深度,一方面只有因西方經濟上層建築的稚嫩而造成的20年代「大蕭條」可以相比,另一方面卻恰恰出現在中共經濟和西方完全融合,不分彼此的今天?究竟中共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對世界的格局和發展有甚麼啟示呢?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10/27/n3996095.htm揭秘-中共政權命懸一線-死死綁架西方.html 美東時間: 2013-10-27 12:55:34 PM
【萬年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