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海寧綜合報導)最新推特消息,來自烏克蘭記者Dmitry Tymchuk的克里米亞報導:40分鐘前俄軍向在克里米亞北部的亞米安斯克附件的烏克蘭邊防飛機開火。
法新社消息,3月8日,親克里姆林宮的民兵向手無寸鐵的國際軍事觀察家鳴槍示警,後者當時正試圖進入克里米亞。
3月7日,俄國首次釋放信號,將吞併克里米亞。與此同時,俄羅斯加大與西方國家冷戰式的對峙。
俄國釋放信號 將吞併克里米亞
《紐約時報》報導說,3月7日,俄國首次釋放信號,將吞併克里米亞。俄國上下議院的領導人均表示,他們支持克里米亞以公投方式脫離烏克蘭,並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份。然而就在上週,俄國總統普京曾表示他不認為克里米亞半島將成為俄國的一部份。
美國和其盟國則認為這樣的做法違反了烏克蘭的憲法和國際法,並威脅將要製裁俄國。
烏克蘭新政府譴責克里米亞公投的決定,並聲稱將解散克里米亞議會。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批評這一公投。針對俄國實際佔領克里米亞,美國並於3月6日宣佈了制裁措施。次日,俄國外交部在其網站上猛烈抨擊了美國的做法。俄外長拉夫羅夫在電話交談中警告美國國務卿克里,美國的「未經深思熟慮的倉促做法」必將「損害美國自己」。
俄國威脅掐斷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
歐洲約30%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羅斯,其中大約50%的進口經由烏克蘭,這也使得烏克蘭在俄羅斯天然氣對外傳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於原油(全球定價且利用油輪運輸),歐洲地區消費的大部份天然氣是由管道運輸,並由俄羅斯定價,而管道通常需經過烏克蘭境內,使得歐洲直接面臨烏克蘭通道中斷或俄羅斯加強對天然氣控制的風險。
最近10年裡,俄國天然氣公司曾於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三度停止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給烏克蘭和其它歐洲國家的客戶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
今年歐洲屬暖冬,是自 2006至2007 年來最溫暖的一年。研究組織「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 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估計,至3月2 日為止,歐洲庫存量仍有 49%,較去年同期的 37% 為高。英國的分析也指出,此存量也相當於 1 個半月的輸氣量。也就是說,如果經由烏克蘭的天然氣輸送管道被俄國切斷,歐洲的天然氣庫存量僅能支撐45天。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美稱。同時,烏克蘭也是世界上糧食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玉米出口居全球前列。據預測,2013年到2014年,烏克蘭是排在美國和巴西之後第三大玉米出口國,也是全球第六大小麥出口國。一旦烏克蘭出口中斷,對全球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重大。
德意志銀行就指出,若烏克蘭危機繼續升級,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大宗商品是天然氣和農產品。
美國成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 欲反制俄國
《紐約時報》報導說,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持股人遍及全球,但它也是混合了國家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一個怪物。俄羅斯政府擁有該公司一半所有權,但對該公司有完全控制權。在以往的天然氣定價和輸送爭端中,該公司在烏克蘭以及整個歐洲的天然氣管道政治中總是被作為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工具。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4/3/9/n4101439.htm傳俄軍克里米亞向烏克蘭邊防飛機開火-.html 美東時間: 2014-03-08 12:05:32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