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台灣位於東亞的中心,也是進入中國大陸非常重要的門戶,若能加入TPP、RCEP,對這兩個組織與台灣來講,都是有利的。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Pacific Rim AdvisoryCouncil(PRAC)第55屆國際會議各國會員與會代表。PRAC是藉由各會員律師事務所的專業資源共享,建立跨國法律業者之策略聯盟,以強化各會員處理跨國法律議題之能力,理律法律事務所也是PRAC會員。
他說,在跨國的經貿往來當中,律師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華民國在過去這方面相對來講,沒有像香港、新加坡、美國有非常迅速的發展,「不過近年來,由於我們大力的推動貿易自由化、國際化,律師的角色要比過去更為重要」。
總統說,「由於我國外交處境的困難」,與各國洽簽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的進展非常有限,「因此我上任之後,決定在這方面大幅的展開洽簽的工作」。
他說,2008年上任,一方面立刻改善跟大陸的關係,2010年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2011年跟日本簽訂投資協議,這是60年來的第一次;去年3月間跟美國恢復了有關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同年7月跟紐西蘭簽了經濟合作協議,11月跟新加坡簽了經濟夥伴協定。
同時,今年也大力推動創造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有利條件,總統說,希望在未來盡快參加這兩個區域經濟整合組織,讓台灣在自由化、全球化方面,實質上能夠跟區域經濟整合結成一片。
「台灣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位於東亞的中心」,總統說,台灣距離東亞主要城市與港口,大致上,港口平均距離約55個小時,首都平均距離約4個多小時,「可以算是非常方便的一個所在,也是進入中國大陸非常重要的門戶」。
他說,在TPP來說,12個成員國家跟中華民國的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占台灣貿易額的35%;跟RCEP的16個國家,中華民國的貿易額是3250億美元,占台灣貿易額的57%,「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加入,對於這兩個組織也好、對於我們中華民國來講,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此外,總統提及20年前,當台灣要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時候,也涉及到外國律師在台灣執法的範圍,當時台灣的律師界態度非常的保留,經過了多方的協商,最後達成協議,外國律師可以在台灣執行他本國法律以及國際法的業務,但是他必須在他的本國有5年的執業經驗。
最近在創造加入TPP跟RCEP的條件時,總統說,也有徵詢律師公會的意見,他們現在的態度就比過去大為開放,「他們表示沒有意見」。
20年後,總統說,台灣的律師界也與許多國家的律師結為聯盟,擴展執業,對雙方都有幫助,「我們很高興律師界態度的改變,也希望因為律師界的參與,也使得我們參加TPP、RECP的工作能夠更為順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