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江迅】
傳統觀念裡,男人覺得做家務是女人的份內事,好男兒則志在四方,應該在外「拚殺」事業。如今世道變了,會做家務的男人不僅排入好男人之列,還被眾多佳人視為珍寶,競相爭搶。
美國總統歐巴馬亞洲四國之行,每天電視新聞都有他的身影。週末,幾家朋友相聚,客廳裡,電視機前,嘰嘰喳喳的幾個女人吃著雜果看新聞,歐巴馬出訪韓國,正在駐韓美軍基地演講。女人們的話題轉到歐巴馬身上。
都說歐巴馬是個居家好男人,在家也會做家務,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飯給老婆孩子吃。還真有一款電子遊戲《歐巴馬做家務》,讓網友玩樂中體驗他的生活。
如今,「家務男」成了流行詞。不會做家務的男人在減少,能把家務做出花樣的男人在增加。當女人看著自己的男人工作之餘在家中忙活,從心裡迸發的愛就越來越濃。男人在家一旦熱衷於家務,對這個家的情緒也會豐富很多。當下男人最大魅力,在於「大男人」和「小男人」之間的無縫切換。當下的女人有一種共識:會做家務的男人最性感,於是男人也開始將做家務視為一種時尚。
英國牛津大學曾有一項研究,發現願意幫助妻子分擔家務、照顧孩子的男性,更具魅力,更容易得到女性歡心。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13個發達國家的13500名男女接受了這項調查。研究人員根據受訪者的回答得出「平等指數」,並與結婚或同居作對比,結果顯示,瑞典和挪威的男性最吸引女性,而喜愛啤酒和戶外運動的澳大利亞男人則名列榜末。研究人員發現,家庭越平等,家庭生活就越和諧,而在「平等指數」較高的國家中,男性不會把「做家務」視為只是女性的責任,自己也更願意承擔。
傳統觀念裡,男人覺得做家務是女人的份內事,好男兒則志在四方,應該在外「拚殺」事業。似乎愛做家務的男人,糾纏於油鹽醬醋、洗衣掃地、婆婆媽媽的事,是沒出息的,壓根兒就跟好男人沾不上邊,也難以獲佳人垂青。於是,不少男人一回到家,往沙發上一躺,泡杯茶,抽支菸,翻翻報紙,看看電視,還有人飯碗一撂就離開家去湊麻將局子。如今世道變了,會做家務的男人不僅排入好男人之列,還被眾多佳人視為珍寶,競相爭搶。
「想贏得女孩的心,必先征服她的胃」。先有「圍裙男人」劉儀偉,後有「廚房男神」張亮。就說後者,前不久,大陸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不僅火了那些星二代們,也讓張亮這個原本只在模特圈有知名度的「小星星」,一躍成為轉型成功榜的領跑人物。節目中,張亮那有型有款的臉,配上犀利如飛的刀工,亮瞎了無數萌妹子的眼。於是乎,廚男又有了市場,成了時尚代名詞。「出得廳堂,入得廚房」,不知不覺這成為「新好男人」的代名詞。在李安的《飲食男女》中,敢於下廚的男人是男人中的「精品」,女人深知廚役之苦,身邊偶爾冒出幾個下廚男,便顯得分外可愛而更顯風騷,靠一手廚藝「哄得女人嫁,哄得娃們喊爸爸」,這種男人被視為「稀缺資源」,激發女人們你爭我奪,看誰先下手為強。
一個大男人成為「家務男」,愛上做家務,下下廚房,忙忙廳堂。看到室內窗明几淨,看到桌上豐盛美食,再看到妻子滿意的笑臉,忽然覺得自己在這個家也蠻有成就感的。男人以做家務為樂,女人以指揮男人做家務為樂,或許這也真是一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