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自27日起,開始對微信(WeChat)等即時通訊軟體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治理。相關企業對此發出倡議書,表示將落實「實名制」,並建立「闢謠隊伍」,配合官方整治工作。
BBC中文網報導,參與此次治理的單位有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與信息化部及公安部。
中新社引述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指出,「一些人借助這一平台向公眾發布不良或違法有害信息,嚴重破壞網絡傳播秩序和危害公共利益,引起了網民的不滿」。
華爾街日報點出,最新的治理行動強化了從去年開始的一場行動,這場行動意在削弱社交媒體龍頭在影響公眾輿論方面發揮的作用,「給越來越多用於公開辯論的網路管道蒙上陰影」。
大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於27日召集微信等七家企業有參與整治工作會議,並發出一份「履行社會責任,匯聚網上正能量」倡議書。包括中國電信易信、阿里巴巴來往、小米米聊、新浪微米等通訊服務提供商也參與倡議書起草工作。
倡議書建議,「落實實名制,規範群組管理。實行綁定手機號碼等方式進行用戶真實身分訊息註冊。群組分為團體、個人兩類,嚴格限定群組人數」。同時建議加強對即時通信工具朋友圈的管理,包括對朋友圈發布內容的審核。另外,此次整治還將建立專門的「闢謠隊伍」。
報導稱,大陸政府將嚴厲打擊相關通訊軟體公眾資訊領域傳播謠言、暴力、恐怖、欺詐、色情資訊等違法違規行為。
目前微信擁有超過3.5億用戶,微博的用戶數量為1.44億。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大陸日前透過官媒宣布,官方3大部門將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治理行動,對包括微信等移動即時通訊工具,遏止少數人借此類平台向公眾發布不良或違法有害資訊。
相較於微博,微信先前較不受大陸官方關注。微信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功能來傳播信息。與微信相似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APP)包括WhatsApp、Line及騰訊QQ等。
相關公司說,微信擁有3.5億用戶,即時通訊整體用戶已突破8億。
華爾街日報分析,時值六四25週年前夕,行動通訊控管似有呼應反恐行動之意。這次治理行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網路資訊)辦公室負責,意在削弱社交媒體巨頭對公眾輿論的影響力。
報導說,大陸國務院、工信部、公安部、國信辦皆未回應,微信所屬的騰訊控股也未回應。
新疆政府新聞網站26日稱,在最近的反恐行動中抓獲的嫌疑人,有些涉嫌通過短信和微信等社交媒體進行培訓和灌輸思想。
華爾街日報報導,控制社交媒體方面,政府的方法從簡單警告到對高調社交媒體人物的拘留審問等方式。大陸還修訂刑法,更便於追究網路活動導致的刑事責任,官方監管機構將這一行動稱為「淨化網路環境」。
迄今為止最明顯的治理行動就是針對新浪公司。該公司管理大陸最大類推特(Twitter)的微博服務「新浪微博」。
監管機構一度以不相關的指控,拘留了新浪微博上最知名的評論人士之一、美籍華裔風險資本家薛蠻子,並在時隔7個月後將其釋放。
分析師表示,受政府拘留和反謠言運動的影響,微博網站流量下滑,微博用戶轉向了一些小型的虛擬聚會地點,其中最為盛行的便是微信。
新華社報導則稱,國信辦不具名官員表示,微信、WhatsApp、Line等通常帶有允許大規模散播信息的功能,這類訊息不像微博或推特一樣發佈在公共領域,但仍可暗地流向數千名相關用戶。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