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金磚四國裡的兩個大國,世界貧富不均最嚴重地區之一,近年來在經濟與軍事上的發展,可能決定兩國在亞太、印度洋穩固程度,直接影響美、中、印戰略態勢。近期,中國新領導人接班後,雙方關係似乎呈現微妙改變,未來如何,耐人尋味。
中、印,相看兩厭的國家,卻想盡辦法在政治、經濟上相互拉攏,確實虛偽。這兩國彼此存在政體(一黨專政vs民主體制)、邊界問題等主要爭議,以及如產業競爭、貧富差距等幾項次要挑戰,其中多為對立與矛盾,情況複雜難解。
今年4月,中國解放軍毫無預警,直接跨過中印在喀什米爾的拉達克實際控制線,觸動印度官方敏感神經,至今沒有一個說法。5月,中共總理李克強訪印,企圖化解緊張,消弭爭端,進而創造合作契機,但事與願違。原因很簡單,僅就邊界問題,雙方在認知上存在極大誤差,印度視為國家生存層面的議題,中共卻當做區域問題來處理。還有,自中印戰爭以來,民眾心中的負面記憶。
為了處理長達2,000公里的邊界問題,中印在1962年打了場仗,結果是居勝方的中國主動停火,退回到戰爭前的界線;印度雖說在戰事上失利,卻繼續保有爭議的藏南領土。這場勝者非勝、敗者非敗,不知為何而戰的戰爭,中國既沒有取得勝者應有利益,印度也沒有實質損失,令人不解的程度,只說是歷史的嘲弄吧。能夠確定的,兩國二戰以來盟友關係間的互信,在這場戰後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仇視,與這些年來,印度的摩拳擦掌、臥薪嘗膽。
儘管印度人民對於中國,忿恨又乏自信,但是不曾忘記整軍經武,因應備戰。本月12日,印度國造航母「維克蘭號」正式下水,雖然只完成艦體部分工程,但其先進軍事科技能力,已擠身強國之列。印度提高控制印度洋制海權的力度,全力推進海洋戰略的作法,對中共形成不小壓力。
冷戰以來,印度一改不結盟立場,與美國組成戰略合作,使得美、中、印三國印度洋之爭,擴及至亞太區域,從而迫使中共在印度洋能源安全航道、海外港口軍事投資等策略運用上,必須轉而爭取印度支持。特別是自阿富汗撤軍,兵力轉挹注亞太「再平衡」的同時,美國在印度洋的刻意弱化,目的是拉抬印度,牽制中國,重組區域戰略均勢。
對於中國崛起,印度嘲諷是「外表光鮮的可憐蟲」;中國網友則不甘示弱表示:「中國再怎麼不文明,也不可能像印度滿街上窮人,走路還怕踩著人呢。」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與澳大利亞印度研究所「2013年印度民調」顯示,83%的印度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個威脅,看好中國崛起的只有31%;但問到應該抵制、或是交往中國?兩項問題,卻各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表示贊成。意謂著,對於中國,印度正處在愛與不愛的掙扎之中。
中印兩國曾攜手走過經濟起步,2011年迄今,雙邊貿易總額已超過660億美元;兩國之間產業互補,落實在中國製造業與印度服務業、中國硬體與印度軟體、中共實體市場與印度金融市場等領域,儼然已經形成一種「新型態大國關係」。此一緣故,使雙方都不願意在發展的道路上,遭受阻礙。所以,降低中印邊界問題之摩擦,妥慎管理對美關係,保持自制,避免誤判情勢,是未來可能之發展。
歷史觀之,崛起國家難免對抗的命運,20世紀初期英國、美國,到後來的日本、中國皆然。此刻中國在崛起,印度也不遑多讓,許多人開始憂心印度的經濟發展與軍事擴張,特別是美中印三國,彼此缺乏互信,中、印又充滿矛盾與猜忌的情況下,後果更難預料。未來,邊界爭議未解,中印雙方仍不斷增加駐軍的情況下,彼此關係能否如習近平所言,從此邁入黃金坦途,筆者實不表樂觀。
【2013-08-22 聯合新聞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